来源:未来网2025-10-24
为深化“让队旗在每一处阵地高高飘扬”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建设,推动党建带队建工作走深走实,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少先队员成长沃土,2025年10月22日,江西省玉山县下塘中心小学组织2024级25名新队员走进吕畈苏维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,打造了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让队员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革命精神、汲取成长力量。活动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曹静老师全程带领并现场讲解,学校党支部书记、校长刘赟以及9名党员教师参与了活动。
整装出发 探索启程
研学队伍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心从学校出发,一路欢歌向吕畈苏维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发。抵达樟树广场后,队员们迅速整理着装、列队集合,在曹静老师的引导下,正式开启本次红色探索之旅。

旧址寻迹 感悟峥嵘
首站来到玉山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,斑驳的墙体、陈旧的桌椅静静矗立,仿佛在诉说着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。曹静老师结合翔实的历史资料,生动讲解了大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,将工农群众团结一心、奋起抗争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,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先辈们为理想信念拼搏的担当精神。
党课润心 信念扎根
随后,党支部书记、校长刘赟同志为新队员们上了一堂意义深刻的党课。他以吕畈本地红色历史为切入点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党的初心使命,讲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念、奋勇拼搏的奋斗历程,引导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鼓励大家从小树立听党话、跟党走的坚定信念。

红歌传唱 精神铸魂
党课结束后,党员教师周益宏带领队员们学唱红歌《土地革命歌》。“土地革命要完成,全靠工农兵。大家使劲干,站稳脚步向前进……”激昂的旋律、铿锵的歌词回荡在旧址上空,队员们精神饱满、放声歌唱,在传唱红色经典中感悟革命精神的磅礴力量。

睹物思情 先辈力行
走进独立营旧址,红缨枪、大刀、土枪等武器装备,以及红军包、热水壶、草鞋等生活用品整齐陈列。曹静老师逐一介绍这些老物件背后的革命故事,当队员们得知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只能打地铺睡觉时,队员们驻足凝视,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不畏艰难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,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。

宣誓明志 薪火相传
来到苏维埃广场,活动迎来庄重时刻。党员教师们面向宣誓墙,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,铿锵有力的誓言彰显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,为新队员们树立了鲜明的榜样。紧接着,2024级新队员们面向鲜艳的队旗,举起右手庄严宣誓:“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……”稚嫩而坚定的声音,既是对队组织的郑重承诺,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接力。

缅怀英烈 铭记初心
在玉山县土地革命斗争史陈列馆,黄宗发、郑长富、吴义丰等本土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通过图文资料、实物展品生动呈现。曹静老师逐一讲解烈士们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故事,队员们认真聆听、不时记录,英烈们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队员。

重走红桥 感悟艰辛
最后,队员们踏上红军桥,重走革命先辈走过的路。行走在桥上,曹静老师讲述着当年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过桥作战的英勇事迹,队员们步伐坚定,仿佛穿越时空,切身感受着革命征程的艰辛与不易。

夕阳西下,研学队伍满载收获踏上返程之路。此次红色研学活动,是学校深化“党建带队建”机制、擦亮“一校一品”品牌的生动实践。让队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传承红色精神。下塘中心小学负责人表示,学校将持续以“让队旗在每一处阵地高高飘扬”为引领,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,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。(吴国庆 王义东 曹静 刘赟)
《中国少年报》通讯员吴国庆 供稿
编辑:耿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