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25-10-24
当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的炮火划破银幕,志愿军战士迎着硝烟冲锋的身影,让“保家卫国”四个字变得滚烫又厚重时,我们也在寻找一种方式——让这份震撼不止停留在成人的记忆里,也能走进孩子的世界。

今天要推荐的《英雄战车》,它以一辆坦克的视角,讲透了和电影同款的“浴血和平”精神。

《英雄战车》
吴 昊 著绘
张国斌 审定
适读年龄:4-7岁
《英雄战车》讲的是一辆真实的“英雄坦克”——215号。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,和五位志愿军战士一起,完成了一场“不可能”的任务。
1953年,金城战役中,215号坦克奉命摧毁三辆美军重型坦克。可就在潜伏接近敌人时,坦克陷进弹坑,动弹不得!
危急时刻,车长杨阿如和战友们没有退缩。他们沉着观察,借助夜色和火光,锁定目标——连续开炮,一举击毁三辆敌军坦克!


敌人反击时,他们又机智地制造“逃跑”的假象,成功骗过对方。随后,他们在弹坑中坚守两天两夜,哪怕饥饿缺氧、有人晕倒,也无人撤离。最终,他们配合大部队发起总攻,不仅把坦克开出弹坑,还摧毁敌军工事,帮助志愿军拿下石岘洞北山!

后来,215号坦克被授予“人民英雄坦克”称号,全体乘员记集体特等功一次。

215号坦克全体乘员接受表彰,获颁锦旗。上书:“单车作战,机智顽强,歼敌坦克,成绩辉煌”。车长杨阿如荣立一等功、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。陈文奎和师凤山记二等功一次,徐志强记三等功一次。(图源网络)
不同于电影的宏大叙事,《英雄战车》作为中少总社九神鹿绘本馆的作品,用细腻的图画和孩子能懂的语言,把英雄故事变得可触可感。4-7岁的孩子能看懂:英雄不是“超人”,是杨阿如沉着指挥的模样,是战士们“饿到晕倒也不肯撤离”的坚守,是五个人拧成一股绳的团结。就像电影里那些无名战士的牺牲,215号的故事告诉孩子: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“钢铁”和“血肉”一起拼出来的。
如果你希望孩子了解什么是勇气,什么是家国情怀,不妨和他一起翻开《英雄战车》。当孩子指着坦克上的红星问“那是什么”时,你可以告诉他:那是英雄的勋章,也是和平的印记。
让银幕上的感动,延续到孩子的阅读中;让英雄的精神,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编辑:耿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