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少年报2025-11-08
一名战地记者
会经历什么?
11月8 日是中国记者节。在信息爆炸时代,记者这个职业,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如果“人人都是自媒体”,那么,何为新闻?何为记者?
今天,我们邀请现在仍坚守在新闻现场的、新华社驻以色列首席记者王卓伦用她的亲身经历来回应这个话题。
作者卡片

王卓伦
中央和国家机关“三八红旗手”
新华社“十佳记者”
全国新闻界“好记者
讲好故事”优秀选手
首届“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”荣誉获得者。
01
衷于责任——中国记者没有缺席

同学们,记者是一个很宽泛的行业,不同门类和领域的记者有不同的职责,开展工作的方式也会不同。
最近几年,我是一名战地记者,亲历了或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争——自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,造成至少7万人死亡、十几万人受伤。
由于战火不断、安全风险持续攀升,根据安排,去年11月底,我搬入带有防空设施的新楼。战事延宕、游客锐减,这座本以接待游客为主的民宿楼被迫部分转为长租。
就在今年6月13日晚间,多枚导弹万箭齐发射向以色列。我戴好防弹头盔,站在高处,用镜头记录那一夜的战火。那一刻,我的手机上红色弹窗一个接一个地跳出,尖锐的防空警声划过耳畔,一轮又一轮导弹袭击不断逼近……警报声和爆炸声后,夜空恢复了短暂的平静,我却因为神经紧绷难再入眠。
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。在特拉维夫,为了更好地记录现场,我和两名男同事曾手脚并用爬上了20多层高的楼顶。我们看到,一栋遭袭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,方圆几百米内的房屋都遭到不同程度损毁。
我持续奔赴所有能够抵达的巴以冲突战地最前线进行报道:从加沙边境到以色列全境,从以色列与黎巴嫩、叙利亚交火地区到伊朗导弹袭击现场,再到红海航运危机一带。
亲历了太多历史性事件,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关键节点,或许是一份有底气的履历,但也是一段沉重的记忆。长期坚守战地,我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,也变得更加坚强、理智、懂得珍惜。我相信,所有的经历最终都会沉淀为阅历与底气,成为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在战火里,记者不仅是记录者也是历史的书写者——敲下的文字和拍下的影像,会为世界的战争记忆添上新的一笔。能成为其中一员,我感到使命在肩。
在废墟或爆炸现场,东方女性的形象总会令当地民众非常好奇。当得知我来自中国时,他们往往露出惊讶和好奇的神情。那一刻,我心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——在很大程度上,我代表的已经不只是自己,还代表着中国新闻工作者在战地的形象。
人们可以看到,在备受全球关注的国际重大突发新闻中,中国记者没有缺席。
02
记者的“必杀技”是什么?
一要有好奇心。如果你对世界充满好奇,总想知道新闻背后发生了什么,那么你已经具备成为一名记者的潜力。一名好记者永远不会停止思考和挖掘。身为记者,我们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源源不断的探索欲,对不懂的事要敢于追问,能在看似普通的现象中发现不普通的故事。
二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。采访现场可能混乱、信息可能矛盾,有时甚至需要直面危险、面对误解,或者接受新闻不能“完美呈现”的遗憾。真正的成长,就是有一次次跌倒、一次次爬起后仍不放弃表达的勇气。尤其是对我而言,作为一名战地记者,每天面对无数战地前线的突发事件、高压环境和安全风险,内心不够强大,是无法长期坚持下去的。如果你愿意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真实,用勇气面对未知,用好奇点亮思维,那么,也许未来你就是一名好记者。
03
好记者养成指南
如果你有兴趣成为一名记者,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,在学生阶段一步步打下基础,为未来从事新闻工作做好准备。
多追问。刚才说了要保持好奇心,除此之外,你还要在别人只看到表面现象时,不断地追问其背后的逻辑和故事。
多阅读。你需要通过阅读,拓宽视野,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,这是最基础的职业积累。新闻报道、人物传记、历史故事、行业杂志……都是很好的素材来源。读得多,才能写得深、问得准、看得远。日常生活中,多关注国内和国际新闻,可以帮助你提高信息敏感度。每天花10分钟关注一则国内外新闻,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,并思考:这条新闻为什么重要?有哪些角度可以深入?一名好记者,需要有独立判断力和思辨力。
多表达。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是表达。无论是写稿还是现场采访,都需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。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同等重要。这些能力可以通过练习获得。你可以从写日记、读书笔记、校园通讯稿开始,从参加演讲比赛、辩论赛等活动开始,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。沟通采访过程中,记者可能会遇到困难、冷场,甚至是误解或拒绝。学生阶段的你,可以在班级活动、志愿服务等具体实践中,学会与人沟通,并且能够直面压力、坚持到底。
如今记者面对的是全媒体的环境,不仅要会写稿还要会拍照、录视频,以及运营社交媒体。你可以尝试用手机拍新闻短视频,学会剪辑和使用新媒体的技术做图文推送。这些都会为你积累新媒体感知力。



04
当记者要报考新闻专业吗?
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2.4%,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辆;太阳能电池、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54.5%、34.1%;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,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。
大学本科与记者这个职业对口的,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,包括新闻学、传播学等。不过,我和我身边的同事,有很多都不是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出身。
我想,要成为记者,具备前面说的素养非常重要,跨学科背景不是阻碍,有时还会成为加分项。
在求职应聘时,一般需要过三道关:简历关、面试关、作品关,这些考察的也都是专业素养和能力。
互动环节
你心中向往的职业是什么?
是什么让你对它格外青睐?
编辑:瞿凯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