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少年大舞台 > 校园风采  >  正文

“老师,我的餐盘干干净净,都是厨余垃圾!”“我餐后用过的卫生纸要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!”……11月5日,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双丰小学的餐厅里人声鼎沸,一场以“生活垃圾分类,你我共同参与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正火热开展。昔日午餐后略显嘈杂的餐厅,此刻化身为一处生动的环保实践课堂,同学们热情高涨,在亲身参与中学习垃圾分类,践行绿色理念。

为使环保意识深植童心,活动前期,学校做足了准备功夫。老师们利用《生活垃圾分类》读本,为学生们系统讲解了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,并重点结合校园生活场景,细致剖析了午餐后常见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。同学们了解到,午餐后产生的垃圾主要涵盖三类:厨余垃圾、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。其中,吃剩的饭菜、果皮等属于厨余垃圾,而用过的餐巾纸则因其污染性归属不可回收的干垃圾范畴。

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指导行动。为了将垃圾分类知识从书本引向现实,老师们不仅进行了理论灌输,更注重行为引导。他们通过现场演示,向学生展示如何有序放置使用过的餐具、如何高效利用餐后纸巾擦拭餐桌,并将餐厨垃圾准确投入指定的回收盘内。午餐时间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最佳时机,值日教师与经过培训的“环保小卫士”们提前就位,在各点位耐心巡视、细致指导,及时纠正同学们在投放垃圾时出现的偏差,确保每一片垃圾都能去往正确的“归宿”。

这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,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,成功地将餐厅转变为习惯养成的演练场。它不仅仅是一次环保实践,更是一堂融知识性、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课程。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,垃圾分类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而是孩子们每日触手可及的具体行动。美好生活需要共同缔造的理念,正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方式,悄然深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,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新一代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《中国少年报》通讯员 朱本双 供稿

编辑:耿玥

马上订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