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星星火炬 > 实践活动  >  正文

红领巾多彩实践|走进劳动课堂,红领巾解锁果实里的精神密码

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,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。近日,各地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,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、传承中华文脉、传承奋斗精神,争当爱党爱国、勤奋好学、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。

走进“石榴课堂”,“红领巾”解锁果实里的精神密码

金秋灿烂,石榴含笑。近日,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登瀛小学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红石榴采摘节”主题实践活动。

笔墨绘团结,童心赞丰硕

队员们齐聚一堂,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,以笔墨勾勒石榴的形态,用色彩渲染丰收的喜悦。一颗颗红石榴在画纸上鲜活起来,有的绽开晶莹籽粒,寓意紧密相连;有的与国旗、队徽相映,象征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。

秋游计划 国旗映初心,敬礼抒壮志

“向国旗敬礼!”一声口令响起,全体队员肃立凝视国旗,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,这一刻,爱国情怀与红色信仰在每一名队员心中升腾,为整场活动注入了庄严而深厚的情感底色。

故事润心田,星火永流传

随后,队员们静静聆听辅导员讲述登瀛小学116年的办学历程,解读“红石榴”与学校精神的血脉联系。红石榴星火党校学员代表登上讲台,进行红色宣讲,她们用稚嫩却铿锵的声音,追忆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,发出“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

树下话深情,共采丰收果

最令人期待的环节在石榴树下展开。学校特邀退休教师王敦谦爷爷与校友家长代表王桂晓叔叔,与队员们共话“登小故事”。王爷爷回忆起粉笔黑板年代的育人点滴,王桂晓叔叔生动地回忆起自己上学时的校园生活,队员们仿佛穿越时光,触摸到不同年代里同样鲜活的成长记忆,触摸到母校的温暖脉络。

“采摘开始!”一声令下,队员们欢呼着涌向石榴树。低年级队员踮脚轻托,高年级队员协作采摘,红彤彤的石榴落入掌心,欢声笑语洒满校园。“这是我们学校的石榴,特别甜!”队员们将果实分享给老师、伙伴,团结感恩的情愫在传递中流淌。

此次活动以“红石榴”为生动载体,队员们不仅体验到收获的喜悦,更在实践中学思践悟:一颗石榴,从开花到结果,需经历阳光雨露的滋养;一代新人,从出生到成才,离不开红色基因的沁润,队员当以劳动砥砺品格,以团结凝聚力量,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“金种子”、祖国建设的“小红星”!

以劳润心,乐享成长

为培养少先队员的劳动意识,感悟劳动价值,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,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“以劳润心 乐享成长”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。

瞧,独轮车赛道旁的队员们多专注!大家小组接力,握紧独轮车的车把,小心翼翼运送“粮食”,车身晃动时立刻调整姿势。队员们在一次次挑战中既锻炼了肢体协调与平衡能力,又真切感受农耕劳作的不易,懂得劳动的艰辛与光荣。

挑扁担场地同样热闹,队员们将扁担扛上肩小心翼翼地护住箩筐里的“收成”,稳步向前。每一趟往返、每一次调整平衡,都让大家在竞技的乐趣中,读懂了农耕文化里勤劳与担当的深层内涵。

脱粒区的场景满是丰收的烟火气。队员们围坐在一起,指尖翻飞剥着玉米、花生、毛豆和葵花籽,比拼速度、分享技巧,亲身感受“秋收万颗子”的辛劳与喜悦,更坚定了节约粮食的决心。

在果蔬晾晒区,队员们细致挑选、分切、晾制萝卜、南瓜等秋季作物,在“慢工出细活”的过程中学会耐心,更懂得劳动成果需要细心守护。

最具创意的是“杂粮艺术创作”,队员们以黑米、绿豆等农作物为“颜料”,在布上拼摆出灵动的小动物、斑斓的花朵,彼此欣赏、阵阵赞叹,不仅点亮了想象力,更感受到劳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。

一场劳动盛宴,一次成长之旅。队员们在劳动中收获的不仅是技能,更是对劳动的热爱、对成长的感悟,这份收获将伴随他们继续在成长路上绽放光彩。

秋收之美,劳动之乐
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为切实加强队员们的劳动实践教育,感受劳动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,体验丰收之乐,10月9日,山东省临沂市丰阳镇峨庄完小开展“秋收之美  劳动之乐”主题教育活动。

队员们纷纷走入田间,掰玉米、收花生……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干农活,充满了新奇感、走在垄间有时鞋子不小心被灌了土,也并不在意,完全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,田间劳动也使队员对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有了真实的感受。

队员们在劳动过程中,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劳动技能,还了解了花生,玉米等不同作物的成熟周期和采摘要点,让热爱劳动,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在队员们心中生根、发芽、成长。

“春种一份爱,秋收万般暖”。通过本次劳动实践活动,队员们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,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,在共同劳动中分享幸福,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大的世界,真正研有所得、学有所思、行有所获! 

绿色希望,收获劳动快乐
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山东省济南市六里山小学四(2)中队的的队员们在校园的“开心农场”里,亲手种下了菠菜和大蒜,体验劳动的乐趣。

学习播种知识,变身“种植小能手”

活动伊始,辅导员首先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“种植入门课”。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,详细讲解了菠菜和大蒜的生长习性、播种方法以及后期养护要点。“菠菜种子要撒得均匀,盖土不能太厚”“大蒜瓣要尖头朝上,这样才能顺利出苗”……队员们听得认真,不时举手提问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随后,大家还分组查阅了种植手册,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,为接下来的实践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
体验劳动乐趣,汗水浇灌“责任田”

理论学习结束后,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大家戴上手套,拿起小铲子、小锄头,分工合作,有条不紊地投入到劳动中。有的负责翻土挖坑,有的小心翼翼地摆放蒜瓣,有的认真播撒菠菜种子,还有的拿起水壶为刚种下的种子浇水。虽然泥土弄脏了小手,汗水浸湿了衣衫,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大家互相帮助、互相鼓励,在劳动中体验着合作的快乐,感受着付出的充实。

小种子承载大希望,静待丰收盼成长

“这是我亲手种的大蒜,我一定要经常来看它!”“希望菠菜快点长出来,到时候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了!”播种完成后,队员们围着自己的“劳动成果”,兴奋地讨论着。小小的种子不仅承载着大家对丰收的期盼,更寄托着孩子们对生命成长的好奇与热爱。大家纷纷表示,会定期来照顾这些小幼苗,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,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它们一起成长。

此次种植实践活动,不仅让队员们学到了种植知识,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,更培养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。相信在队员们的精心呵护下,这些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,就像队员们一样,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
来源:青岛市崂山区登瀛小学、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、丰阳镇峨庄完小少先大队、济南市六里山小学 

编辑:侯智

马上订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