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知心姐姐2025-09-22
倾听孩子的心声 关注孩子的成长
知心姐姐65周年
作者简介
徐惟诚 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
我也是“知心姐姐”
看了这个标题,有人或许会嘲笑我:想沾知心姐姐的光,也不能太离谱了。谁不知道知心姐姐是个梳着两个小辫的大姑娘。你一个糟老头儿,顶多冒叫一声“爷爷”,想称“姐姐”,可没门!
在参加知心姐姐团队举办的一些活动过程中,确有一些辅导员和孩子,称我为“知心爷爷”。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我曾经也是“知心姐姐”的事实。
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、八十年代初,《中国少年报》的肖承运同志找到我,要我为“知心姐姐”栏目的小读者写一些复信。我同意了,条件是报社定期为我提供一批读者来信,我从中选择一些作答并在报上发表。从此,我以“知心姐姐”的名义写了一些回答读者问题的信。也从此开始,我和知心姐姐团队建立了长期的联系。
徐惟诚爷爷的手写信
这件事对我的帮助极大,使我感知了一批又一批当代中国孩子的欢乐、期望、困惑和苦恼,促使我下决心写了一批少年儿童读物,努力推动少年儿童读物的出版,策划一些成功的少年儿童教育活动。做这些事业都离不开知心姐姐团队的合作,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。
为什么是这样?这是因为当代中国孩子的成长太需要知心姐姐这样的团队了。当代的中国从积贫积弱的旧社会走来。无论科学技术、物质生产、社会生活、人际关系,都经历着十分深刻、广泛、迅速的变动。反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就是一连串、数不尽的新问题。孩子们的心事包括愿望、苦恼需要倾诉,需要有人能够倾听,不是爷爷、奶奶,不是叔叔、阿姨,甚至也不是爸爸、妈妈,只能是姐姐,而且是能知道他们的心事的姐姐。
六十五年来,知心姐姐团队完美地承担起这样的任务。他们蹲下身子,和孩子一起活动,倾听孩子们的悄悄话。他们组织的活动受到孩子们广泛的欢迎。他们自己也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欢乐。
我同知心姐姐团队合作得最多的就是“手拉手”活动。这个活动后来发展成为最受少年儿童欢迎的少先队活动之一。
长期坚持推动这项活动的就是知心姐姐团队。我们一起举办了城乡儿童共同参加的手拉手夏令营,一直坚持了二十多年,进行了许多有益的试验。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得到推广。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结交了许多可爱的小朋友,他们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发。
现在知心姐姐已经六十五岁了。但是她不会变成知心爷爷、知心奶奶,她应当永葆青春,永远是知心姐姐。这是孩子们的需要,也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。时代在不断地发展,永远知孩子们的心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我相信,为了孩子们的幸福,一代又一代知心姐姐一定会不断成长起来。
编辑:耿玥